4月16日,泸州市农业农村局联合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在泸县潮河镇后湾村千亩标准化龙眼生产核心示范基地举办“龙眼春季栽培管理技术培训会”,来自江阳区、龙马潭区、泸县等龙眼主产区的70余名农技人员和种植大户参与。活动通过“田间课堂+室内授课”形式,系统指导农户如何应对当前龙眼冲梢和今后龙眼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生产技术,为全年丰产保驾护航。
上午9时许,种植户们齐聚示范基地,围绕2-3米高的龙眼树展开现场学习。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首席专家郑少泉实地演示了龙眼修剪技术。
针对今年气候异常导致龙眼冲梢的问题,郑少泉指出:“近期持续高温易引发龙眼‘冲梢’,若小叶过度生长将抑制花芽分化,最终导致无花减产甚至绝收。”他结合树势诊断,针对冲梢最严重的龙眼树结合树冠矮化、树形培养详细讲解了修剪技术,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邓朝军副研究员讲解了摘小叶、药物调控等控梢促花关键技术,强调需根据龙眼不同冲梢程度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现场农户纷纷表示,今年龙眼萌芽期较往年提前近两个月,专家指导犹如“及时雨”。一位种植户坦言:“原以为提前抽叶是好事,听了讲解才明白控梢促花的重要性。M6米乐平台”
下午的室内培训聚焦龙眼产业升级关键技术。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龙眼品种改良岗位专家、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副研究员邓朝军解析了适宜泸州发展的龙眼新品种培育及快速更新技术,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良种繁育与生产配套技术岗位、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所副研究员秦献泉针对龙眼花果管理与控产提质展开培训,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泸州综合试验站站长、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丁晓波介绍了龙眼病虫害防控技术;泸州市农业农村局经作站站长、正高级农艺师李小孟就龙眼土肥水管理展开培训。
作为四川唯一的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泸州综合试验站的依托单位,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依托平台优势,近十年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20余项。M6米乐平台泸州市农业农村局经作站站长、正高级农艺师李小孟介绍,泸州引进龙眼新品种20多个,选育出适合泸州发展的早中晚熟龙眼新品种4个,开展龙眼良种高换1.7万余亩,集成与推广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不仅惠及本地龙眼基地,还辐射宜宾、重庆江津等地,推动川渝龙眼产业协同发展。
“此次培训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当前推广的新品种特性、龙眼良种高换技术、龙眼枝梢管理关键要点、科学肥水管理,以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内容。培训采用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既有助于学员深入理解相关知识,又能让学员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掌握技能要点。”李小孟表示,未来将持续借力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强化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助力泸州龙眼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迈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